265公里城市绿道骑行漫步
据大连装修网了解,衡量一个城市的好坏,最直观的方式莫过于城市的基础配套建设以及民生绿化工程的建设了。环境的友好发展,对于市民的出行健身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效果。由此可见,城市的人性化设计、宜居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准。
历时8年,全长达265公里,覆盖近72平方公里……这是一组关于本市城市绿道网的数据,也是一组改变大连人生活的数字。不少市民发现,推开窗迈步出门,从宅在家中到亲近自然,其实差的就是这么一张网——一张近距离感受大自然恩赐的绿道网。
新地标
“绿道”的概念缘自发达国家,是一种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绿色空间通道。
本市对绿道进行全面升级已经形成网络化,疏通连接关键点,形成由城市主次干绿道——登山路径——城市公园景点——滨海景观道——市政景观路全面联结而成的城市绿道网络,全长达265公里。
出门不坐车就能观山亲海
“一环三纵”——“一环”是指滨海路、中山路、人民路及海之韵广场形成的绿道系统外围环线;“三纵”是指长春路——八一路、解放路、中南路三条纵向绿道。
大连是一座建在丘陵上的城市,也是一座建在海边的城市。青山与大海是大连人无论何时都抹不去的记忆。2008年,大连市开始建设登山路径、休闲山体公园以及滨海景观等项目,全面引进绿道概念。亲山近海,拥抱自然,也成为大连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山区碧浪园小区深处,一养老院附近,进入碧浪园健身路径登山入口,周末来此健身的人还真不少。
临近山顶的观景平台,放眼一望,棒棰岛与海景尽收眼底。刘先生因父母住在虎滩新区,周末回家的他常常来此走一走,“这出口在滨海东路上,往南走可以到石槽,往北走,就到了棒棰岛景区。”刘先生说,踏上木栈道,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能看到海景,“翻过山头就能看到海,心里有种期待。
”
刘先生认为,大连的健身绿道网把山海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居民可以同时体验两种不同的休闲方式。而且绿道的入口一般设在居民区里,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姓后花园”。
大连装修网从市城建局了解到,大连的绿道网建设并没有生搬硬套其他城市的经验,而是将现有没有利用上的山林绿地进行合理利用,使其真正变成了城市休闲公园。
以南部城区健身绿道网为例,这处串起近海的城市绿道网,位于中心城区东南部,总长为131公里,南侧及东侧濒临黄海,北侧、西侧及区域内部以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为主,为“一环三纵”总体布局:“一环”是指滨海路、中山路、人民路及海之韵广场形成的绿道系统外围环线;“三纵”是指长春路——八一路、解放路、中南路三条纵向绿道。
另外,据大连市城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的健身路径采用多样化手法,突出人文特色。不同的路段采用不同的特点:有的主要体现山上观大连的独特视角;有的则体现依山观海的特色;还有的与历史文化景观相结合。而这些让海的蓝色,山的绿色,与历史人文景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骑行者多了个运动的地方
专业的自行车道——比如在中山区碧浪园健身公园,就有一处2000多米长、宽3米的自行车车道。绿道网又能走人,又能骑车。
相关人士来到临近西南路北段的沙河口教育公园探访。这处健身公园落成相对较早,恰是早期集森林防火通道、登山健身和观景休闲为一体的健身路径的代表。
在教育公园的一小广场内,可以看到不少市民晚饭后出来遛弯,亲亲这家娃,逗逗那家养的狗,广场上充满欢声笑语。
在这样一个慢节奏的傍晚,骑着自行车兜风的王先生十分显眼,在长约300米的带状平缓的健身路径上来回穿梭。“只要不是恶劣天气,我就过来骑。
”王先生是晟景华宇小区的居民,每天傍晚他都会沿着坡路,把自行车推到公园小广场内,骑一会儿车。“我喜欢骑自行车,但现在车太多,这个公园和健身步道修好后,我就有了骑自行车的场所了。
”他说。
据大连装修网了解,沙河口区绿道网健身路径,总长约34公里,贯穿区域内大顶山、白云山等7座山岭,这些都是王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健身的好去处。
不过,王先生选的这地儿只能算是“业余自行车道”,还有更为专业的自行车绿道。
比如在中山区碧浪园健身公园,就有一处2000多米长、宽3米的自行车车道。绿道网又能走人,又能骑车,有人会想,人工的痕迹是不是太明显了?本市绿道建设十分注重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积极采取更加贴近原生态的建设手段。
一是多采用透水、可降解的铺装材料建设慢行道。如大多栈道铺装采用木板材,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统一;二是路径的选择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植被和采用野生乡土树种,恢复和保护原有的生态景观;三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植被,施工中绝不允许单开作业道,所有建筑材料均通过人工倒运。
老年人也不惧登高
设施齐全——铺石板、安护栏、设置警示牌,特别注重从使用者的角度
配套各类服务设施,尽可能兼顾不同人群的需求。
中山区阳光花园健身公园位于虎滩路与中南路相交山体区域,2014年完工,北接迎宾花园,南与虎滩乐园相接,可连接碧波园、亿泰庄园、亿成花园等多个小区。
在探访中,相关人士在公园内一处平台上遇到坐在长椅上小憩的张先生。家住亿泰庄园的他感慨地说,最初他与许多居民一样,并未觉得连缀成网的城市绿道网,对自己的健身习惯会有什么影响。“以前踩着土路也是爬山,现在踩着青石板也是爬山。
”
通过这条健身路径,退休以后,他把这座山走遍了,也体验出其中不一样的地方了:“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年过八旬的老者,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健身,好像是特意过来进行恢复训练的,因为这里很多地方有围栏,他就自己扶着围栏走。
”张先生说,老年人是平时在健身步道锻炼的主要人群,如果没有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青石板和护栏,年纪大的人想上山还挺困难。
据大连装修网了解,2014年至2015年,本市对健身绿道网进行全面升级,对一些尚未打通的关键点疏通连接,进一步完善功能,特别注重从使用者的角度配套各类服务设施,尽可能兼顾不同人群的需求。
对所有危险地段都设置了围栏及警示牌。明确的标识牌让进入的市民随时知道身在何处,已经行走了多少距离,目前所处的高度,可以最快捷到达哪个出口等。另外,城市绿道网还突出服务特征。合理设置交通站点或者建设连接通道,实现绿道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目前,甘井子区健身绿道网也落成约20公里,包括庙西沟绿道、柳树溪之谷绿道、由家北山绿道、茶叶沟绿道、五二三水池绿道、椒金山休闲公园——水池公园6条绿道。
截至目前,集森林防火通道、登山健身和观景休闲为一体的健身路径约为186公里,最终将形成由城市主次干绿道——登山路径——城市公园景点——滨海景观道——市政景观路全面联结而成的城市绿道网络,全长达265公里,覆盖近72平方公里。
她默默清扫健身路径入口
共同维护——城市绿道网不仅是建设的成绩,也是大连人悉心保护的结果。
大连是一座先后揽获国家园林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双重荣誉的城市。这不仅是建设的成绩,也是大连人悉心保护的结果。
相关人士来到沙河口区教育公园书香苑广场附近,此处有一条健身路径与该广场一路之隔,在健身路径的入口处有一排坐椅。当日18点,市民姚女士拿着扫把和簸箕来到这儿,把健身市民留下的扑克牌,以及周边树叶清扫干净。“我在附近开旅店的,这地方不属于我的门前,但扫干净后看着不是敞亮嘛。
”姚女士说,她每隔两三天就要清扫健身步道入口。
绿道网给大连市民织就了一座“后花园”,市民在这里闲庭信步,安享绿意氧吧。
大连绿道网如何形成的
“绿道”的概念缘自发达国家,是一种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绿色空间通道。通常沿着河流、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将城市的主要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居住区等串联起来,成为供人们日常出行、休闲健身以及旅游观光的户外活动空间。
2008年开始,本市通过加强主次干道两侧绿化,全面建设登山路径、休闲山体公园以及滨海景观道等项目的实施,全面引进绿道概念,先后新建了集森林防火通道、登山路径和山上看大连为一体的健身路径。
2014年至2015年,本市对绿道进行全面升级已经形成网络化,疏通连接关键点,形成由城市主次干绿道——登山路径——城市公园景点——滨海景观道全面联结而成的城市绿道网络。
现在的大连市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绿道网”,给市民的健身、锻炼、出行,打造一个非常棒的平台。同时也成为大连市的一个新的名牌。大连装修网相信我们的市区发展会越来越趋向于成熟化、任性化。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此定居发展,间接促进大连的经济的良性发展。